安平軍夫許恭來偕妻至中國重回軍夫戰地

人物


拍攝地點在上海。兩岸開通旅遊後,1993年(民國82年)許恭來和妻子去了上海、桂林和佛山,去尋訪他這些當年當軍夫時走過的省市,雖然記憶中的景物早已消失,但也在舊地拍照留影,畢竟在這裡經歷戰火洗禮,雖然景物已非。

對許恭來而言,1937年(民國26年)被徵調當軍夫,那時不知戰爭險厄,也並非他自願前往,所以當第二次收到徵集令時,知道要去南洋時,他寧可選擇逃亡,在手中掌握著自己的命運,也不願被抓到南洋當砲灰。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來臺,原本以為太平的日子即將到來,隨著二二八事件的發生,緊接著白色恐怖的年代,使他更不願意講述這段當日本軍夫的日子,那個年代他告戒自己,只知拚經濟,勿講政治。

1950年(民國39年)政府採取進口替代政策,管制腳踏車與零件:輪圈、前叉、車把、車架、大齒盤、花鼓進口,也造就了許恭來在安平開自行車零件鐵工廠。

根據2009年採訪許恭來紀錄,在民國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腳踏車不但要掛車牌,也要繳牌照稅,那個年代理髮只要7元,但自產的腳踏車要900多元,進口的腳踏車則要1700多元。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