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軍屬墓園

事件

中日戰爭的七七事變,日本人稱其為「支那事變」,而1938年(昭和13年)1月的戰役,中國人稱「一二八上海淞滬事變」,而安平軍夫稱「羅店鎮之役」,最為慘烈,傷亡最重。1955年(民國44年)10月日本國會通過賠償台灣遺族日幣200萬元(折合當時台幣40多萬元)。

十二軍夫墓位在今安平第一公墓,原稱湯匙山,從荷蘭時代的文獻即有記載在此一山上建砲台以鞏固熱蘭遮城的防護,後來成為安平墓葬之所,

安平陸軍軍屬墓園共埋葬十二名軍夫,最初是陳養於1937年(昭和12年)9月28日在江蘇羅店鎮附近戰殁,最後一位是李秉仁於1938年(昭和13年)9月14日在江西南昌陣亡。臺南州廳為了祭奠亡魂及宣慰陣亡者家屬,建立墓園,舉辦盛大的葬禮,並將這十二位軍夫的姓名刻於墓碑前,生平及陣亡或病殁等事蹟刻於墓碑後,以表彰紀念。

他們為第一批為日本戰死的臺灣人,日人視為為國捐軀的軍人,喪禮極為隆重,雖然墓碑下方埋的甕內只有指甲與頭髮。但仍於1938年5月7日舉行十二軍夫埋骨式典禮。

墓園在安平湯匙山畔,原墓地前有步道台階、兩側獻燈,型制完整,戰後遭人建墓塚於其前及四周,使墓園景觀受到破壞,幸十二軍屬墓碑的主體仍完整,仍可見證當年日人徵調臺灣軍屬的歷史。

日人建的陸軍軍屬墓,安平人通稱「十二軍夫墓」。現在軍夫墓成為後代家屬祭拜先人的場所。這是臺灣現存唯一紀念二次大戰參戰陣亡軍屬的紀念建築物。由於當年徵調軍夫遍及安平各角頭的宗族及家戶,成為安平人共同經歷的歷史記憶。戰後由於時局禁忌,安平人幾乎不談軍夫這段歷史,直至2000年(民國89年)時,安平文教基金會開始訪問記錄、收集軍夫的史料,2010年(民國99年)起清明節時,邀集尚存的軍夫長輩、家屬後代及地方仕紳,共同舉辦安平軍夫祭的追思紀念活動。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