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第三批軍夫退伍還鄉

事件

題名:1939年第三批軍夫退伍還鄉

年代:1939年2月22日(昭和14年,農曆1月4日)

圖照為安平軍夫第三批退伍者還鄉的情景,由安平區長島津幸太郎與鄉親父老,在安平道古渡口前(今安平、安北雙叉路口),迎接子弟平安歸來。圖照地景遠處安平道上的木麻黃、右側運河,左側可見安平、臺南之間輕便車的鐵軌。

1937年(昭和12年)陸軍軍部徵調臺灣軍屬至中國戰場服役,由於是第一次徵調,所以逐次淘汰不適任,第一批四個月後退伍、第二批八個月退伍、第三批則是臺灣軍屬調至屏東內埔整時,辭退部份體弱者及有兄弟或父子同在軍中者,擇一人留任。

由於安平軍夫為當時第一批招募軍屬。受到臺灣總督府重視,一切皆以高規格待之。故從出征前的歡送會,直到退伍復員的歡迎會,都有經過細心安排,藉此一方面讓軍夫們有衣錦還鄉之感,另一方面載透過宣傳,繼以皇民化的教育,使日後臺灣人從軍意願高漲,促成大批志願者報名徵召志願軍,不過也造成戰爭末期眾多魂斷異鄉的憾事。但對這些平安返鄉的安平軍夫而言,他們終於可以安然無恙回家,不會再有「每天晚上入睡,慶幸今天沒死,又多活一天,早上睜眼,祈求平安度過。」這種生死切身感受的恐懼。

對安平人而言,會習慣用「夫」字而非「伕」字,乃是對地方而言,「伕」有奴役的貶意,也是因當時日本時代為提振台灣人民愛國情操,所以不論是報紙報導、鄧雨賢創作歌曲雨夜花,由栗原白也改編歌詞的〈譽れの軍夫〉,都以「軍夫」字稱之。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