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煌兒女在安平運河合影

事件

本圖照左為張坤煌大女兒張清純,右為四兒張正建在港仔尾家前的運河留影,當時漁船出海打撈捕獲入港後,即將魚貨卸到漁市場買賣,漁市場原先是在今安億橋下西側停車場處,就在港仔尾社與港仔宮社中間,所以張坤煌家前有棧橋供漁船靠岸。從照片中可看到運河上漁船航行及後方河岸一片空曠,現在已是高樓林立五期重劃區。

安平港航道因為淤塞,1972年(民國61年)行政院核定在原港址南方二公里處(約在三鯤鯓漁光里與四鯤鯓龍岡里之間)闢建另一安平新港,並切開一、二鯤鯓作為新航道,以連接台南運河。安平新港於1979年(民國68年)6月竣工後,原先舊港的導流堤乃卸下港口機能,航道被填平成為通往三鯤鯓道路及觀賞夕陽、垂釣之場所。

日本時代為維持運河與外海間船舶進出通行之航道而築導流堤。原建有南北兩座導流堤,北堤因航道拓寬工程,於2005年(民國94年)拆除。南堤於2003年(民國92年)5月13日指定為市定古蹟,古蹟名稱為原安平港導流堤南堤,亦是古蹟中少見的港灣構造物。也促成安平產業發展從漁業轉型成為觀光休閒產業。

台灣四面環海,港口的生態歷史悠久,而安平港灣建設與歷史建物之共存,不但連結了安平的歷史厚度,更展現出台灣海洋歷史生態環境的場域。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